薩克斯風演奏家金剛德:伴隨著音樂漫步山手的風景

有人請我寫一篇以「神奈川與藝術」為主題的專欄,所以我決定主要寫橫濱的山手區,這是我最喜歡的步行路線,也是我經常有機會表演的地方。
在此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音樂單元。
我們是一個相當有特色的三重奏組合,由鋼琴、大提琴和我的薩克斯風組成。這個組合名為“香提龍三重奏”,每位成員分別居住在橫濱和鎌倉。除了三重奏之外,每位成員還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香緹龍3
鋼琴作曲、編曲:林明美
大提琴:克里斯多福·薩托什·吉布森
薩克斯金剛
表演的歌曲種類多樣,從世界歌曲、日本歌曲到兒歌、民歌、流行歌曲、電影音樂、古典音樂、原創音樂等等。
回到正題,山手區的主要街道——山手本通,沿途分佈著許多歷史悠久的西式建築。這些建築包括布拉夫18號、外交官之家、貝里克樓、埃里斯曼樓、山手234號、橫濱英國館和山手111號。每棟西式建築都有其獨特的結構和風格,其中許多建築都配有鋼琴,我們部隊有很多機會在那裡演奏。
我們曾多次有機會在Bluff 18舉辦夏季音樂會。那裡的鋼琴是一架百年老鋼琴(國產松本鋼琴),其尺寸與當時日本房屋的尺寸相符,琴鍵比通常的少了一些,但它仍然以其充滿詩意的音色發出美妙的共鳴。
在貝里克大廳,我們表演了一場音樂與法國料理的結合。來自橫濱元町的法國料理教室的講師為大約80人準備了小菜,包括嘉賓、工作人員和表演者。演出結束後,所有嘉賓都品嚐了菜餚。當然,我們和工作人員也吃了一頓,在西式建築的氛圍中,食物非常美味。

鄰近的西式建築埃里斯曼之家(Ehrismann House)位於元町公園內。地下室是大廳,表演期間可以透過窗戶欣賞公園的綠意。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為了紀念元町公園開園90週年,場地的容量縮減至三分之一。

穿過埃里斯曼故居,穿過外國人墓地,緊鄰港區見丘公園,就是橫濱英國之家。我們也在這裡舉辦過很多場音樂會。從大廳窗戶望出去,花園景色非常美麗,在鄰近的玫瑰園——英國玫瑰園舉辦的玫瑰音樂會更是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演出時,空氣中飄著玫瑰的芬芳,真是美妙極了。

橫濱英國之家前面是橫濱國際學校,埃里斯曼之家附近是聖莫爾國際學校,三位成員都在各自的學校上樂器課。順便提一句,香提龍三重奏的成員克里斯托弗畢業於橫濱國際學校,之後在美國上大學。
我主要吹薩克斯,但也有學生吹小號。他學了六年,後來留學回國,現在在日本社會混跡多年,受人尊敬。雖然我不是銅管樂器的專家,但那位學生畢業時已經能演奏海頓的小號協奏曲了。這都是他努力學習的成果。
日本的管樂器,例如小號和薩克斯風,其實就是從山手地區開始的。明治時代之後,英國和法國軍隊駐紮於此,軍隊也擁有自己的樂團,稱為軍樂團。
軍樂團在山手公園進行演奏,在從山手下山到本牧的路上的妙覺寺,薩摩藩的西洋音樂學生受到駐紮在橫濱本牧的英國軍軍樂團指揮的指導,據說這就是日本管樂團的起源。

我之前的工作是製作和研究管樂器,所以山手這區域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即使不只是演奏。如今橫濱瞬息萬變,山手本通是少數仍保留著昔日橫濱風情的地方之一。橫濱的山手這區域賦予了我們演奏中一種特殊的張力。
Shanti Dragon 3 打算在橫濱帶來更精彩的表演。
【輪廓】
香蒂龍三重奏
Shanti在梵語中意為「內心的平靜」。這裡的龍並非西方人所理解的龍,而是在亞洲象徵吉祥力量的龍,是水神。
Shantey Dragon 最初是由鋼琴家 Akemi Hayashi 和薩克斯風手 Toku Kongo 組成的二重奏組合,但當大提琴家 Christopher Satoshi Gibson(也是 Hayashi 的鋼琴和視唱練耳學生)加入後,該組合被稱為 Shantey Dragon 3。
三人組合始於2003年橫濱藝術現場(Yokohama Art Live)的橫濱美術館大廳演出,同年錄製了由林明美作曲的CD《夢的二人屋》。此外,他們也積極參與殘障設施的志工演出。
克里斯托弗·吉布森離開日本前往美國上大學,三人組合一度停擺,但回到日本並在多個場景中工作後,於 2019 年重新加入了 Shantae Dragon。他們以 Shantae Dragon 3 的名義恢復活動。

鋼琴家、作曲家、編曲家。生於橫濱,現居於此。
她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和電子琴,並在親戚松谷丈和松谷綠的指導下學習鋼琴。在他們的指導下,她接觸了從古典到現代音樂、流行音樂和爵士樂等各種類型的音樂,並在音樂學院就讀期間就開始了表演。
音樂學院畢業後,他曾在橫濱現代音樂學院等機構擔任音樂學校講師,並在橫濱市立高中銅管樂團擔任視唱練耳講師,之後創辦了楓葉鋼琴學校(橫濱市磯子區)。他充分利用鋼琴教師的職業生涯和演奏經驗,致力於培養從兒童到成人的下一代鋼琴演奏者。
她們在橫濱市主辦的音樂會、山手西洋館(British House、Berrick Hall、Bluff No.18)、三溪園「賞月音樂會」、橫濱爵士長廊等地以及橫濱和東京的其他會場和現場音樂場所演出。她們經常演唱原創歌曲,包括收錄在CD中的歌曲在內,已發行了100多首原創歌曲。迄今為止,她們已發行了五張CD。
志工們也積極參與演出。

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 4歲開始學習大提琴。高中期間曾參加坦格伍德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和因特洛肯大學的暑期課程。從橫濱國際學校畢業後,2005年進入耶魯大學,主修哲學和政治學雙學位。
在耶魯大學就讀期間,她透過了大提琴家阿爾多·帕里索(Aldo Parisot)的試鏡,並在耶魯音樂學院師從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最年輕的學生、亞諾什·斯塔克(Janos Starker)多年的助手奧勒·赤星(Ole Akahoshi)學習大提琴。她也曾在同一所學校師從溫迪夏普(Wendy Sharp)學習室內樂。 2009年,她在耶魯大學舉辦的FOM比賽中獲獎。 2012年冬天,她在國際演奏家協會(IFA)新人試鏡中獲獎,評委之一的小提琴家川端重通(Shigemichi Kawabata)稱讚她“演奏得讓人彷彿置身於音樂的世界”。
2017年,在NPO“Emotion in Motion”的贊助下,她在港未來小禮堂、Tiara Koto、所澤繆斯音樂廳和三得利音樂廳“藍玫瑰”舉辦了“巴赫獨奏”無伴奏大提琴獨奏會系列。她曾與小提琴家河井鬱子一起在東京電視台的「音樂百年」節目錄製和音樂會上演出,並在BLUE NOTE TOKYO(2020年)、藍塔能樂堂(2019年)和三越劇場(2018年)演出。她主要活躍於東京、鎌倉、長野等地區。

12歲開始學習薩克斯,師從日本管樂協會會長、原東京警視廳管樂團團長牟田久敏和武藏野音樂學院教授須田誠,後加入世界三大薩克斯製造商之一的柳澤管樂器株式會社。
在從事樂器製造、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後,他開始獨立發展。 1995年,他成立了剛果薩克斯風工作室,開始提供薩克斯風維修、教學和演奏服務。 1997年,他的CD《/OUR TRIBAL MUSIC》為他贏得了《爵士生活》雜誌最佳新人獎。他被橫濱市教育委員會聘任到橫濱港商業高中任教四年。除了在橫濱美術館大廳、港未來禮堂、神奈川縣立音樂廳、三溪園、山手西洋館等場所舉辦音樂會和錄音外,他還積極在橫濱市立大學醫院以及東京、神奈川、九州和北陸的殘疾人設施和福利機構擔任志工。
他曾與日本頂尖音樂家、英國、義大利、瑞士和法國的音樂家、書法家中谷水泉、舞者大野一夫、演員斯蒂亞特·伯納姆·阿特金、朗誦家兒玉彰、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持有者望月牧星等眾多藝術家合作演出,合作曲目橫跨多個流派。他也執教一個市民薩克斯風樂團,該樂團主要演奏巴赫的聖詠。
迄今已發行多張 CD 和 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