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能】相模龍王太鼓保存會成立45週年:連接日本太鼓與龍舞

神奈川縣相模原市是一座充滿且太鼓(日本自古傳承下來的打擊樂器)之聲的城市。市內不僅有各種團體,還有高中和太鼓社團。相模龍王太鼓保存會是一支歷史悠久的團體,其原創的太鼓和龍舞表演至今仍吸引著許多觀眾。本次,我們訪問了2024年6月就任第三任會長的久保田匠、前任會長兼顧問大西克之以及青年部成員綿貫龍馬。
紀念音樂會結束後

2024年6月29日,相模龍王太鼓保存會(以下簡稱龍王太鼓)在相模原市民會館本廳舉辦了「45週年紀念音樂會」。
——祝賀出道45週年。能不能談談舉辦這場支援能登半島地震災後重建的慈善演唱會的機會?
久保田:我們龍王太鼓每五年舉辦一次里程碑式的演唱會。這次,我們希望與所有支持我們的人一起,為受災的能登半島送去鼓勵。演出免費入場,當天還接受了每人1000日元的捐款。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我們的鼓勵與支持。
——真是太棒了。龍王太子現在有哪些成員呢?
久保田約有40名成員,男女比例約4:6。此團體分為四個組別:針對小學生及以下的「男子組」、國中生及以上的「青少年組」、面向家長的「後樂組」以及退伍軍人的「老友組」。除老友組外,其他各組每週練習一次,每次約兩小時。

除了週年紀念音樂會外,久保田龍王太鼓每年還會多次參加各種比賽和競賽。他們還會受邀參加夏季祭典等當地活動和慶典。演出陣容和演出方式將根據場地和演出時間而定,最近,約20名成員組成的青年部的年輕成員們正在積極開展這項工作。
45週年紀念演唱會全程由青年團團長綿貫龍馬負責。他決心超越上一場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演唱會,所以我認為挑戰很多,但他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創意的舞台。
讓「成人鼓」產生共鳴

——您認為龍王太鼓的魅力在哪裡?
綿貫從三、四歲起就開始演奏日式太鼓,後來考入了家鄉相模原市光明學園相模原高中,該校設有日式太鼓部。他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並累積了豐富的比賽經驗,但至今仍是一名高中生鼓手。不只所選曲目不同,演奏方式也不同,所以演奏出的「聲音」也不同。
大西:換個角度來說,高中生的和太鼓就像輕快的流行音樂,而龍王太鼓則像是充滿韻味的演歌。龍馬和我大兒子是同班同學,經驗豐富,所以我想他也有這種感覺。
——原來如此。從你的角度來看,你對綿貫製作的45週年紀念演唱會有什麼看法?
大西: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上次我作為會長參與了40週年慶典,但這次我只是在團體裡監督。看到這些我從小就認識的人引領我們,我感到很安心。不只龍馬,就連會長久保田拓海,都曾與龍王太鼓有過合作。創辦人是他的叔祖父。
綿貫:我加入組合大概有20年了,所以最近也越來越關注這個組合了。組合裡的青年成員大多是20歲左右的大學生,由於工作、搬家等生活方式的變化,成員的流動率也會上升。今後,我想利用社群媒體等各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龍王太鼓。
與龍共創美好未來

-除了日本太鼓表演外,龍王太鼓也因其舞龍表演而聞名。
樂團的創始人大西先生對島根縣「石見神樂」中廣受歡迎的「大蛇」(Orochi)的音階非常著迷,並決定將其與樂團原創的鼓樂相結合。樂團現在使用的三頭龍也是從當地引進的,至今仍被精心使用。
久保田:我一個人操控一條龍,但團隊裡掌握這項技術的人只有三、四個。這對於龍王太鼓特有的動態表演至關重要,所以我想繼續將這項技術傳承給下一代。
2024年10月20日,我們將參加太鼓祭(主辦:相模原市太鼓聯合會,相模原市民會館大禮堂,下午1點開始演出)。目前正在構思如何打造龍的亮點,敬請期待。
大西:近年來,喜歡日式太鼓的人越來越多,這項運動也越來越活躍。但隨著專業團體的增多,像龍王太鼓這樣的團體展現實力的機會似乎越來越少了。我們將繼續以年輕成員為中心開展活動,並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相關訊息,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
文字:志村麻衣(編輯/撰稿人)
相模龍王太鼓保存會
官方Instagram: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