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形宏一的舞蹈人生 Vol.1

我發現了舞蹈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立方弘一 (舞者、編舞家)
在當今世界如此多的東西都數位化的情況下,去劇院看電影的樂趣是什麼?我認為這就是「現場感」。
那是一種只有在那一天、那個時間、那個地點才能體驗到的活力。它每時每刻都在消失。雖然可以用影片記錄下來,但很難傳達那一刻的「氛圍」。
舞蹈是一個肢體表達的世界,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繼續保持同一種風格的舞蹈變得越來越困難。但事實就是如此。所以我希望人們用他們的眼睛、耳朵、皮膚和毛孔去感受每一個短暫的時刻,我相信這將留在觀眾的心中。我開始跳舞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想表達一些東西或想站在舞台上。我從小就個性內向,想要表達自己,所以才考上了大學學習表演,但卻總是被老師責罵。我連基本的台詞、演技都無法做好,對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後來,一位前輩同事差點強迫我去爵士舞蹈室,這真是一次令人大開眼界的經驗。
也許這是因為舞蹈是一個「沒有語言的世界」。雖然我不能很好地表達台詞,但我非常享受透過舞蹈表達自己的樂趣,而且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的,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下定決心要把舞蹈當作自己的職業,但是和大多數人一樣,25歲時,我遇到了瓶頸。僅僅因為熱愛跳舞是不夠的。於是我去了紐約,但在那裡我經歷了更大的失敗。水平實在相差太大了。光靠認真上課,比別人付出很多倍的努力,慢慢進步,是不可能追上別人的。我的舞蹈一直比較僵硬,開始跳舞的時間比較晚。首先,我是日本人,所以我的骨骼結構不同,我覺得追求西方舞蹈有其限制。
那我要怎麼做才能和他們在舞台上並肩站在一起呢?
引起我注意的是日本文化世界,包括能劇、歌舞伎和舞踏。
由於芭蕾舞術語“en dehors”的意思是“向外”,因此西方世界具有擴張的形象。相較之下,日本世界則給人一種剝離和凝聚的形象。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世界,對我來說非常合理。
此後,他透過獨立表演和其他風格,探索一種結合「靜與動」的堅忍的表達形式。當然,唱歌、跳舞、演戲等THE CONVOY的演藝圈是我的起點,我以後也想繼續走下去。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下次劇場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