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菲》70周年展:一份送给老少的温柔礼物

“嘴上带十字(X)的兔子”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橙色、蓝色和黄色的服装和背景。
每个人都应该至少见过一次米菲。米菲一直以来都深受喜爱,不仅是图画书里的人物,更是它本身的象征。
今年是荷兰平面设计师、儿童书籍作家迪克·布鲁纳(1927-2017)创作70周年。

纪念展将于2025年9月13日至2025年11月4日在横滨崇光美术馆举办。
以“More, More Miffy”为主题,展出了米菲系列全部32本图画书的200多幅原创图画和草图,其中包括首次来到日本的原创图画。
这次,我在活动开始前一天参加了预览,所以我会分享一下它的感受!
但在此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米菲”的基本知识。

布鲁纳早在1953年就凭借《苹果男孩》(de appel)开启了他的图画书创作生涯。1955年,他出版了《小兔子》(NIJNTJE),讲述儿子在一次全家去海滩旅行时遇到的一只小兔子的故事。从那以后,他一共出版了32本米菲系列作品。(顺便说一句,如果算上米菲系列以外的作品,一共有120多本!)
“NIJNTJE”是荷兰语“konijn”(兔子)和“tje”(小巧可爱)的组合。虽然荷兰语使用者理解其含义并不困难,但对于其他语言使用者来说,发音却有些困难,而且每种语言中“小兔子”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在出版英文版时,布鲁纳和译者一起寻找比“Little Bunny”更贴切的词语,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miffy”。过去,不同语言中曾使用过不同的名字,但自1996年以来,“miffy”在荷兰以外的地区也广为人知。
不过在日本,第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小兔》出版于1964年,在绘本里她就被称为“兔女郎”。

“米菲”是一只0至6岁的女孩兔子。这本图画书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描述了她的家人(爸爸、妈妈、宝宝、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她在学校的朋友们所发生的事件。
纪念展览从布鲁娜萌生创作米菲想法的海岸开始。
接下来,穿过一个展示布鲁娜平面设计师作品的区域,展览将呈现一系列原创素描和草图,这些作品按照“米菲的诞生”、“布鲁娜风格的确立”、“家庭”、“为了所有孩子”、“更多,更多米菲”等主题排列,基本遵循绘本的出版日期。此外,展览还展出了手写的故事构思笔记,让人能够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思考。展览的后半部分尤其展出了“死亡”和“多样性”等值得与孩子一起思考的主题的故事。

影片中还有视频让您一睹布鲁纳创作米菲的瞬间。
最后的活动是布鲁娜时隔20年再次朗读《小兔子与大海》的视频。荷兰语朗读的旋律优美动听,不仅文字,布鲁娜还向在场的孩子们提问,让大家了解到米菲温柔的世界观是如何诞生的,现场气氛十分愉快。
走出展览区,就来到了热闹的周边商品销售区。这里有很多本次纪念展的原创周边,让人忍不住想全部买下来。

不仅是米菲的粉丝,还有绘本《Usako-chan》的粉丝、布鲁娜的粉丝、设计爱好者、孩子、家长……都来参观一下这个能让大家心里感到温暖的展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