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毛早晨,咖啡和比爾·埃文斯

今晚沉浸在爵士樂中
文件 4 比爾艾文斯《為黛比跳華爾滋》
(新村真由子/Jazz Cafe Chigusa)
千草的咖啡館中午12點開門。雖然開業準備工作可以在下午剛開始的時候就完成,但有時我會一大早就去,因為我想一個人待在咖啡館裡。
最近天氣變冷了,野毛的早晨聞起來都像冬天。鬧市區涼爽安靜,街上行人稀少,彷彿昨晚的酷熱是謊言。看著街上一堆堆等待清理的空酒瓶和毛巾,我一邊用虹吸壺煮咖啡,一邊自言自語:「看來昨晚真是醉得不亦樂乎。」咖啡在玻璃漏斗裡冒泡的聲音令人心曠神怡,所以我暫時沒有播放唱片。等虹吸壺的聲音穩定下來,咖啡的香氣瀰漫在店裡時,我打開了音響。 *Chigusa店內安裝的超大揚聲器
他演奏的第一張唱片總是以鋼琴為主奏。吉田守(Oyaji)非常喜歡鋼琴,尤其是比爾·埃文斯(Bill Evans)的《給黛比的華爾茲》(Waltz for Debby)。
Chigusa 的大型揚聲器設計,讓鋼琴三重奏的聲音清晰可辨。鋼琴飽含深情、細膩的音色,尤其是高音部分,共鳴優美,高音單元也充滿活力。我堅信,如今的音質依然出色,於是打開了這台擁有 50 年曆史的揚聲器,不禁感嘆:“嗯,聽起來真棒!” 聽到這首歌,我突然想起了什麼。
21世紀初,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爵士咖啡館的數量就已經減少了,也沒有我聽人說起的「六、七十年代的風潮」。不過,仍然有幾家咖啡館在洞穴般的店裡,固執地大聲播放爵士樂。我當時並不知道爵士咖啡館的鼎盛時期,但覺得這種不顧商業化的地下氛圍很“酷!”,於是經常光顧澀谷、新宿、神保町等地的爵士咖啡館,它們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風格。起初,我不太理解那裡的規矩,也沒有人點歌……回想起來,我竟然能克服如此困難,開門營業,真是令人驚嘆。
第一個成功的請求是在澀谷道玄坂的JAZZ@GROOVE。這家店用奧特音箱高音量播放音樂。唱片是比爾·埃文斯的《給黛比的華爾滋》。這首歌是比爾·埃文斯第一三重奏組1961年在紐約先鋒村演出時錄製的。
順便提一句,埃文斯參與了邁爾斯戴維斯1959年發行的《Kind of Blue》專輯的錄製。這張專輯是爵士樂史上最暢銷的專輯,也是一張傳奇專輯,它確立了一種名為「調式爵士樂」的全新演奏技巧。兩年後,他的首張三重奏專輯《Waltz for Debby》錄製完成,這張專輯被認為是爵士樂史上的傑作,甚至榮登《Swing Journal》雜誌百佳專輯榜首。
那麼,用大音量聆聽如此傑作會是什麼感覺呢?我滿懷期待地點了單,但說實話,那強烈的音效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整張專輯都帶著冰冷的印象,高亢的旋律貫穿始終,原本就緊張的音效讓店裡的氣氛更加緊張。我好像其他人一樣,皺著眉頭,假裝禮貌地聽著。
不過,第二首歌《獻給黛比的華爾滋》(也是專輯名)讓我眉頭上的皺紋舒展開來。這首歌是為慶祝我侄女黛比三歲生日而寫的,它清澈優美的聲音,如同水滴在水面上跳躍,充滿樂趣和美感。我想像一個可愛的三歲小女孩,天真地跳著她叔叔寫的華爾滋舞的場景,我的心也因此輕鬆了一些。
單面有三首歌,總時長大概二十分鐘,但伴隨著第一首點歌帶來的緊張感,再到響亮的鋼琴聲帶來的冰冷旋律,以及之後短暫的放鬆……感覺很長。
不知不覺中,我就不再去爵士咖啡館了,JAZZ@GROOVE也關門了。我太忙了,習慣了那些快速上好咖啡的咖啡館,再也沒有時間去爵士咖啡館欣賞音樂了。不過生活真有趣,不知不覺中,我就來到了野毛,在千草當起了店員。我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一家老字號爵士咖啡館的店員。
*埃文斯的親筆簽名肖像
我比平常早一點來到千草,聽了《給黛比的華爾滋》。這首曾經讓我感覺冷冰冰的歌,如今聽起來溫暖而深情,激發了千草最大的收入來源——音響設備。雖然談不上驚心動魄,但聽到開頭還是有點緊張。雖然不像以前去爵士咖啡館的時候那麼緊張了。
就這樣,在回憶中,野毛的早晨慢慢過去了。時間也快到了,商店也快開門了,老顧客也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