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優希根據駒井哲郎的畫作創作文字的閃耀宇宙

一個值得參觀、觀賞和感受的藝術世界
File.7橫濱美術館“駒井哲郎——紙上的閃耀宇宙”相關活動“當文字從圖畫中誕生”
井上美雪(文案)
駒井哲郎是透過銅版印刷為日本美術界帶來全新版畫表現形式及其魅力的先驅之一。我個人對駒井哲郎參與的跨界活動「實驗工作坊」很感興趣。當我聽說這是一個匯聚了作曲家、評論家、燈光設計師、攝影師、工程師和雕塑家等各行各業人才的活動時,我興奮不已,心想:“這簡直就像俄羅斯芭蕾舞團一樣!”
20世紀初活躍於巴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堪稱人才濟濟的大熔爐,匯集了尼金斯基、科克托、薩蒂、畢卡索、羅蘭桑、可可·香奈兒等眾多芭蕾舞大師。誰能想到,日本竟然也有如此精彩的前衛藝術活動?
11月10日星期六,有相關活動舉行,詩人Fuzuki Yuuki作為嘉賓,所以我決定去參加,想體驗超越流派的藝術世界。
* 小牧哲郎(攝影:川口清美)
活動開始前參觀展覽室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駒井哲郎的肖像畫。不好意思,他真是個帥哥!
他於1920年(大正9年)出生於現在的中央區日本橋,先後就讀於慶應義塾幼兒園、國中和高中,之後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現為東京藝術大學)。他的履歷非常出色。據說他在大學任教期間,對服裝非常講究,穿著「白襯衫、海軍藍西裝,打領帶」。我不禁想到,他作品中那種自由奔放的氣質,或許與他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
隨後,《當文字從圖畫中誕生》講座及詩歌朗誦開始。
「因為我從事詩人的工作,所以很少受邀參加美術館的活動。」風月說。不過,話雖如此,他在國中和高中時期都是美術部的成員,對美術界有著深厚的了解,所以他謹慎地選擇措辭,繼續說道。

這次展出的《暗夜黑馬》特別版是羽谷豐的短篇小說集,是駒井負責插畫的「作品」。駒井受羽谷豐委託,在通讀了小說後,創作了將小說世界觀形象化的插圖。
雖然她說她從未聽說過駒井哲郎這個名字,但風月的書架上顯然有一本《黑暗中的黑馬》。
“這不是特別版,是我學生時代在舊書店偶然發現的,然後買的。”
儘管他們的風格不同,但也許是他們的才華將他們聚集在一起...
由於日本沒有銅版印刷的傳統,駒井自學了這項技術。由於銅版印刷是一種新興的印刷形式,當時沒有作坊,也就沒有工匠。因此,在出版詩畫集《瑪爾德魯爾之歌》時,駒井親自使用印刷機,印製了2000多幅圖畫,印數僅350冊。詩與圖像之間精妙的平衡似乎與藝術家「手工製作」每本書的概念息息相關。
“我感受到一種超越詩歌與繪畫之間關係的力量。它們之間沒有固定的主從關係,而是相互對立的這種狀態吸引著我。”
文月一邊朗誦從《卡蘭德里》中選出的故事《燈泡》,一邊說。
之後與策展人的對話和詩歌朗誦繼續進行,感覺風月和駒井哲郎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風月選擇的最後一本駒井作品是《時間迷宮》(1952 年)。
他為這幅畫寫了一首新詩,並親自朗誦。
這些詩似乎是用展覽圖錄裡收錄的駒井的文字編織而成的。我覺得這樣寫詩能讓我享受其中的樂趣,也讓我更容易理解。
我想介紹一個在問答環節引起我興趣的話題。
問:在風月這一代人中,是否存在像與駒井一樣的跨流派交流?
A:銅版畫作為一種藝術類型得以確立,這本身就很棒,但它與其他藝術類型漸行漸遠,也讓人感到有些惋惜。像「實驗工坊」這樣的團體,擁有超越藝術類型的創作力,能夠創造出新的藝術作品,而且透過這種交流出版的詩集和畫集,在50多年後仍能被人們回味,這真是令人驚嘆。
就我個人而言,我願意與已故的藝術家和畫家合作創作他們的作品,而不限於某一代。

活動結束後,在美術館內的「小倉山咖啡館」將提供展覽限定菜單「單色香草摩卡咖啡」。鮮奶油上鋪滿酥脆的巧克力,攪拌至融化。
小舞嚮往的巴黎的味道?
這是與詩人、音樂家交流的同時,不斷創作出詼諧作品的駒井的象徵嗎?
目前,我認為它適合漸濃的秋景。
此活動已結束。
《駒井哲郎-紙上閃耀的宇宙》
期間:截至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
地點:橫濱美術館
休息日:週四
開放時間:10:00-18:00 ※11月23日(週五、假日)開放至20:30
(最後入場時間為休館前 3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