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舞蹈進行交流,不分年齡、國籍、是否殘疾!

戲劇誕生的地方
文件6我的色彩舞蹈工作坊
今井浩一(編輯/作家)
川崎市有一座獨特的設施,名為「Culttz川崎」。它的正式名稱是「川崎市體育文化中心」。它是一個綜合設施,包含一個可容納2013人的大廳、大小體育館、武術室、射箭場和訓練室。它於2017年10月1日開放。它位於一座前體育館的舊址上,之所以採用這種風格,是因為附近的教育文化中心大廳計劃於2018年3月關閉。這裡是一個可以鍛鍊身體、磨練感官的地方。你或許會這樣想。
「Culttz川崎」這個暱稱,是由當地一名國中生構思而來,取自「文化」和「運動」兩個字。如今,這裡已成為一個以文化和運動為中心,連接川崎市富士見地區及其周邊地區的活力中心,成為一個熱鬧的設施。
目前,Culttz川崎正在舉辦一場名為「我的色彩舞蹈工作坊」的活動。這是公共藝術社區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理念是讓當地居民與專業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該計畫著眼於川崎市的多樣性,讓殘障人士和非殘障人士共同參與舞蹈工作坊,努力創作作品,以解決建構一個包容和支持各種需求人群的社會的難題。
「作為一個市民,我有很多想法。我想傳達這樣一個理念:努力建立一個無論文化或國籍如何,從兒童到成人,包括殘障人士在內的所有人,都能共同生活的社會,這很重要。這個項目就是從這個想法誕生的。”
「負責該業務的 Akane Murata 說。
工作坊的講師是 Shintaro Hirahara,他是一位舞者和編舞家,領導舞蹈公司 OrganWorks,為各種舞台作品提供編舞,並且還是 Ryohei Kondo 領導的 Condors 以及 Shintaro Oue 和 Mirai Moriyama 領導的舞蹈團體“Dansu”的參與者。
首先,在2018年10月舉辦了一次一次性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受市文化財團「殘疾人藝術推廣模式計畫」的委託開展,該計畫旨在創造一個讓殘疾人和非殘疾人都能共同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環境。隨後,作為Culttz川崎計畫的一部分,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共舉辦了八次研討會。該系列活動以一個課程的形式結束,並於3月30日發布了成果。
村田說:“在平原老師的指導下,各位參賽者都探索瞭如何通過舞蹈來表達‘與他人的聯繫’、‘共同生活’、‘交流’等概念,並體驗了將這些概念傳達給他人。”
其實,村田從大學時代就對「共存」感興趣,但在開始這個計畫之前,他完全沒有與殘障人士交流的經驗。於是,他首先參加了神奈川藝術劇場KAAT舉辦的「共存共創計畫」講座,並在橫濱的「SLOWLABEL」(一個致力於殘障人士與健全人共同創作表演活動的機構)學習了相關的支持與溝通技巧。也就是說,他很快就將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
2019年第一學期已於今年6月開始。
工作坊共設14場次,分為三個等級:A級為兒童與成人雙人組,B級為10歲以上人士,C級為殘障人士組。
本次研討會的規模為70人。許多當地居民從上屆開始就一直參與其中,隨著11月2日公佈結果,本次研討會充滿了興奮和歡樂。
雖然看似進展順利,但仍有許多問題,最初邀請外國人參與的計畫尚未實現。
川崎市以擁有大量外國人口而聞名,其中包括韓國人、中國人和印度人。儘管曾出現仇恨言論等令人痛心的新聞報道,但川崎市於2005年制定了《川崎市多元文化共存推進指南》(2008年和2015年修訂)。川崎市在系統性、全面性地推動外國人相關政策方面,在日本處於領先地位。
川崎市居住著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即使不同國籍的人生活在一起,仍然存在一些偏見。我想傳達這樣的訊息:我們應該互相接受,共同生活,這很重要。自從我被派到Culttz川崎以來,我就一直在想,『我希望我能做點什麼。 ’
村田說:“我告訴平原,我想透過舞蹈傳達這樣的訊息:我們應該共同生活,同時承認彼此的個性。”
目前,他們正處於反覆試驗的過程中,聯繫外國熟人,重新設計傳單,並接受區政府的建議並聯繫外國社區。
村田表示:“迄今為止,我們的宣傳工作主要集中在川崎區,但我們希望拓寬視野,將活動範圍擴大到整個川崎市。為了迎接2020年的到來,吸引遊客也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希望在整個神奈川縣推廣這項活動。”
該項目已進入三年里程碑。目標是於2020年5月24日在可容納2013人的大廳內竣工,目標是「讓所有人,包括殘疾人、外國人、成人和兒童,站在同一個空間,共同創作一件作品」。所有座位也必須坐滿。
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當我想像各種各樣的人聚集在卡爾茨川崎,跳舞並交換微笑時,我就感到很興奮。
藝術的力量在這裡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