コンテンツにスキップ
その他

立方弘一的舞動人生 第7卷

舘形比呂一のDanceable LIFE Vol.7

與音樂劇的邂逅
立形博和(演員、舞者、編舞)

我喜歡音樂劇。
回想起自己最初對音樂劇產生興趣的時光,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場舞台音樂劇。內容我不記得了,但之後好像和朋友們一起玩過“模擬音樂劇”,所以一定很有意思。後來,我上高中的時候,甚至在校慶日上演過一場「模擬音樂劇」。
進入大學後,我加入了音樂學習小組,開始認真學習舞蹈。在那裡,一位學長對我說:“你應該嘗試跳舞”,於是我去了名倉爵士舞工作室。也許因為我個子高,所以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從事舞蹈工作,大學後半段的生活似乎完全沉浸在舞蹈中。


那時候,日本的音樂劇有一種“舞蹈和歌唱分工”,所以如果你會跳舞,就可以作為集體舞者登台演出。現在的音樂劇以歌唱為中心,所以我覺得如果你唱得不好,就很難登上舞台。

順便說一下,我在大學期間一直活躍於音樂學習小組,所以舞蹈工作、大學課程、社團活動等等都非常忙碌。我忙得有時甚至完全忘了時間。然而,大學四年裡遇到的人和經歷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它們無疑地奠定了我現在的基礎。

我認為音樂劇有一種「魔力」。這或許是常說的,但即使是在一部平淡無奇的戲劇中顯得有些不自然的部分,也能透過歌舞來表達,讓人毫不費力地飛向另一個維度。你可以省去那些繁瑣的解釋,隨著音樂飛向另一個世界,我覺得這是一種自由和樂趣。
音樂劇裡的歌舞,有著純戲劇裡沒有的神秘「力量」。舞台劇裡也有歌舞,但我覺得有點不一樣。我喜歡純戲劇,但歌舞共存的世界也充滿著奇妙的魅力。
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正式音樂劇是劇團四季的《歌舞線上》和《貓》。
引進真正的百老匯舞台,建造專用劇場,連續幾年進行演出,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
我當時才剛開始認真學習跳舞,從未想過要成為職業舞者,但劇團四季的長期演出改變了我的這種想法,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在那個僅靠跳舞謀生還很困難的年代,這種允許舞者在一部作品中長時間登台演出的長期演出製度,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制度。所以,四季試鏡那天,實力雄厚的前輩們蜂擁而至,工作室幾乎空無一人。當然,當時我才剛起步,所以算是個局外人(笑)。

我以團體身分演出過的最難忘的舞台劇是《紅男綠女》(1993年,日生劇場)。這部劇以寶塚歌舞團陣容而聞名,但我參與的作品是由東寶製作,由田原俊彥主演。我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名倉老師編排了這部劇,而團體裡的其他成員也都是我的舞伴。田原先生帶我們出去吃飯,還在他家辦派對,所以那段時光真的非常有趣。

但因為我是樂團的成員,所以沒有台詞,連麥克風都沒有。越上台,我就越渴望有台詞,越渴望唱歌。

現在回想起來,我意識到我是多麼幸運,能夠得到一個有名字的角色,並且能夠唱自己的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