コンテンツにスキップ
伝統芸能

《沉默、愛與死-融合能劇與歌劇的創意舞台劇》在神奈川縣立藝術廳欣賞超越流派的故事融合

「静、愛と死~能とオペラの融合による創作舞台~」  ジャンルを超えて実現した物語の融合を愉しむ in かながわアートホール

「志津、愛與死-融合能劇與歌劇的創意舞台表演」演出概要
[日期和時間]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下午3:00至下午5:00(直播)
[分送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dgnhWYbTY (存檔分送)
[投擲]
第 1 部分
鎌倉能舞台公益財團法人
中森寬太(shite)、富坂卡拉(兒童演員)、福尾與幸(waki)
杉慎太郎(能笛)、宇澤陽太郎(小鼓)、龜井廣忠(大鼓)、澤田秋吉(太鼓)
觀世義正 (Jigashira)
第 2 部分
日本歌劇協會所屬歌手
砂川涼子(靜香宗師)、向井由美子(磯禪師)、中井良一(義經十人)、
Kenji Moriguchi(Br. Yoritomo)Akemi Yamada(20 弦古箏)
櫻井晶子(薩摩琵琶)、嘉穗藤社(小鼓)、田中裕子(指揮)
神奈川愛樂樂團(公益財團法人)
關於已售門票
關於已購買門票的退款,請聯絡本專案的簽約營運方,
神奈川愛樂樂團將與您單獨聯繫。
[活動舉辦計劃]
在神奈川縣民會館(橫濱市中區山下町3-1)舉行,有付費觀眾。
[改變持有方式]
當天將提供免費直播。請注意,直播時間可能會有所調整。
請查看頁面以獲取最新的分發資訊。



在2020年東京奧運和殘奧會籌備期間,東京奧運組委會正與國家和地方政府、文化組織等合作,在全國舉辦2020年東京日本節,以在國內外宣傳日本文化和藝術的力量。
神奈川縣也參與了東京2020 NIPPON Festival的聯合主辦項目,8月7日將舉辦由神奈川縣愛樂樂團策劃和製作的演出,讓遊客可以欣賞到融合了日本古典藝術能劇和西方表演藝術歌劇的綜合藝術形式的魅力。

故事取材自源義經的傳說,分為兩部分上演,故事背景設定在神奈川縣最受歡迎的旅遊區之一-古都鎌倉。
第一部是能劇《船弁慶》的摘錄版,第二部是歌劇《靜香與義經》的摘錄版。
最大的看點在於,前半場的能劇表演和後半場的歌劇的「時間」是銜接在一起的。
能劇表演的前半部描述了靜禦前與義經的分離,之後劇情發展為歌劇《靜與義經》。
能劇與歌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被融合在同一個舞台上,由主角講述故事,說這是一部「融合」的作品也不為過。

「能樂是一門純粹的表演藝術,不喜歡混搭,因此是一個很難與其他流派合作的高尚世界。這次,我們之前曾與shite演員中森寬太合作過,為了不觸犯能樂的禁忌,我們仔細討論了融合的部分,最終促成了這場演出。”
神奈川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兼此專案製作人榊原徹表示:

《船弁慶》是根據約500年前的平家物語和東鏡物語改編的故事。
《靜香與義經》是日本引以為傲的作詞家中西憐和代表日本乃至亞洲的世界著名作曲家三木稔合作,於1993年作為鎌倉市藝術中心的開幕演出而製作並上演的日本歌劇。
這兩個故事將在這次演出中真正「串聯」起來,包括演出的精彩部分,我想盡可能地向大家傳達這有多麼珍貴、多麼寶貴。
請繼續支持我們。

首先,我們要來講一下日本歌劇《靜香與義經》的創作故事。
就算你並非歷史愛好者,我想所有日本人都知道靜香禦前那段悲情的愛情故事。 1993年,中西決定創作歌劇《靜香與義經》,將這段愛情故事的舞台版搬上舞台,以紀念鎌倉藝術中心的開幕──這段悲情愛情故事的發生地。當時,中西說:「我的目標是賦予它生命、聲音和律動,讓雪花飄落,鐘聲鳴響,想像一個真實到令人誤以為是現實的世界。」而創作這部作品的關鍵在於賦予它生命,中西選擇了三木稔。去年,他曾與三木稔合作創作了以古代日本為主題的名作歌劇《若姬》,並深深地愛上了三木稔的作曲才華。

三木先生堅信日本的歷史文化本身就具有國際吸引力,他希望證明其在海外的價值,因此將創作以日本為背景的歌劇視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持續引領著日本歌劇界。正如他的「畢生事業」所言,三木先生用37年的時間追溯日本一千數百年的歷史,探索每個時代的時代精神,完成了九部氣勢恢宏的日本歷史歌劇系列,優美地展現了每個時代獨特的美。
其中包括他在日本歌劇協會的首部作品《春琴抄》,以及與英國著名導演合作創作的《阿達》和《淨琉璃》,這兩部作品讓日本歌劇在世界舞台上廣為人知並確立了地位。這些作品作為「近代三部曲」的一部分廣泛上映,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受到喜愛和高度評價。
隨後的海外委約、在英語國家廣受歡迎的新國立劇場的《愛苑》創造了日本歌劇110年歷史上第一部由外國人在德國海德堡歌劇院演出的日本歌劇的驚人紀錄。

1964年,三木先生參與組建了日本傳統樂器合奏團“日本音樂小組”,並創作了大量日本傳統樂器樂曲。他是當代日本音樂中復興所謂民族樂器魅力的先驅。
他對日本樂器的關注不僅限於作曲,也延伸到20弦古箏的開發,使古箏從13弦增加到20弦(後來又發展為新的21弦古箏),成為具有適合當代音樂表現力的樂器。
這項發展是一個開創性的事件,為日本音樂史帶來了新的潮流,也為日本樂器的演奏技術帶來了創新。
三木的作品並不局限於西方的聲音,還巧妙地融合了日本箏等各種日本樂器的聲音,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成為一種獨特而成熟的音樂風格。

您覺得由大正兩位大師創作的歌劇《靜與義經》怎麼樣?這部作品氣勢恢宏,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而終於,自1993年首演以來,經過26年的時間,在擔任總導演的郡愛子的幫助下,終於在2019年實現了這部期待已久的復興。在首演中飾演磯禪師的郡女士兩年前成功實現了這部珍貴傑作的復興。
8月主要演出的三部劇目《義經》、《磯禪師》、《賴朝》是兩年前的重演。
中井良一飾演源義經,森口健二飾演源賴朝

主角靜香由日本著名女高音、日本歌劇協會首席芭蕾舞者砂川京子飾演。她以白子、女性、思念愛人等角色,展現出充滿戲劇張力的舞姿和歌聲,令人嘆為觀止。
演奏二十弦古箏的山田明美也從首演開始就一直參與演出。她的古箏演奏與西洋樂器完美融合,展現出獨特的日本世界觀。

女高音砂川涼子 飾演 靜香

正如中西前面所說,靜香和義經的愛情故事透過美麗、精緻的日語和音樂講述出來,形成了一部極其悲慘但又非常細膩、充滿生命力的作品。

以「愛與死」為主題,將兩個人的兩部作品編織成一部戲劇的創意舞台劇。

在前半部《船弁慶》中,義經為了擺脫疏遠的兄長源賴朝,與他的側室靜禦前踏上了一段浪漫的冒險之旅。這段旅程艱辛萬分,他們最終無法克服,最後在大物浦面臨分離的威脅。這支強烈而短暫的告別舞,表達了兩人即將分離的愛與悲傷。這支舞將時間與後半部連結起來,是這部作品的亮點。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將兩者連結起來呢?

我一開始就說過,這種連接,或者說“融合”,才是這場演出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果在這裡就把所有魅力都說出來,恐怕樂趣就少了一半,所以,我先給大家一個提示。
連結兩個世界的是白子舞。靜香從母親-禪宗僧侶磯那裡繼承了白子舞,而白子舞正是她與義經相戀的契機。這便是靜香在異世界的身份。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上半場最後的告別舞,下半場的八幡神社靜舞。
作品的另一個吸引力在於,它充滿了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創意,例如加入一位琵琶演奏者,他有效地連接場景並充當“講故事的人”,可以說,通過摘要版本來講述故事。

透過在副螢幕上顯示演員的表演、輔以字幕講述故事、以及使主人公的情緒變化更加容易理解,即使是大廳中的精彩表演也經過精心設計,使演出更加容易理解。
山田明美 (Akemi Yamada) 的二十弦古箏 (koto); Kaho Tosha 的小鼓

最後是燈光。燈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賦予舞台時間和光線,並更富有情感地表達空間和人物。

「我們安裝的燈光,從第一幕開始,就不再是能劇那種古典莊嚴的風格,而是與劇情相得益彰的現代俏皮設計。尤其是第二幕,從冬日的吉野山到春日的鶴岡八幡宮,在飄雪的映襯下,靜香展現了她與義經如願升天的美態。」 上文提到的美態。」

這部戲劇的創作跨越了流派、國家甚至時代,其主題是「愛與死亡」——對人類,尤其是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說,是普遍而永恆的。
在這些時候,為什麼不去參觀並用一些美味的食物來滋養你的靈魂呢?

關於2021年6月1日(星期二)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的「靜香、愛與死~能樂與歌劇結合的創作舞台表演」(預定於2021年8月7日舉行),為了防止縣內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並確保安全安心的環境,該活動將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舉行免費,並將進行現場直播(疫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