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能】小田原燈籠是地方驕傲的象徵

「小田原燈籠」在東海道上的驛站小田原市流行起來。小田原站內懸掛著巨大的小田原燈籠,小田原站目前是五家鐵路公司共用的終點站。這次我們訪問了小田原燈籠製作志工協會的會長井上敦久,該協會為市內的小學生和遊客提供燈籠製作指導。我們將重點放在當地居民至今仍熟悉的傳統物品。
柔和的燈光照亮城市

兒歌《猴子的籃子》自2014年11月起被用作小田原站的月台發車旋律。想必有很多人對這首伴隨著「小田原上珍的問候」的輕鬆節奏哼唱的歌曲有一種熟悉感。
據說小田原燈籠是江戶時代中期由燈籠工匠甚左衛門為穿越箱根的旅人發明的。小田原燈籠具有被稱為「三德」的三大特徵,頂蓋和底蓋採用大禹山西乘寺的聖木製成,作為旅途中避邪的護身符。折疊後,它可輕鬆放入口袋,方便攜帶。由於框架中間的竹條是扁平狀的,因此與和紙的粘合面積較大,不易剝落,且能抵禦雨水和霧氣的侵襲,因而享有“堅固耐用”的美譽。近年來,它除了作為慶賀、贈與的工藝品外,也成為裝飾城市節慶場所不可缺少的物品。
志工的力量支撐未來

小田原燈籠製作志工協會今年已成立35週年。每年秋天在小田原城跡公園舉辦的社區活動「小田原燈籠節」和「小田原燈籠藝術博覽會」也得到了大家活動的支持。
-首先,請告訴我們你是如何開始的。
活動以製作燈籠開始,這是小田原箱根商工會議所青年部為紀念小田原市建市50週年策劃舉辦的「Omojo綠洲燈火節」的主要活動之一。當時,他得知小田原燈籠保存協會的倉持會長發明了製作套件並正在舉辦製作學習班,便說明了讓小學生製作小田原燈籠並在活動中展出孩子們製作的小田原燈籠的計劃。我們得到了全力的合作。
活動成功後,我們決定繼續這個計畫。從隔年開始,小田原市觀光協會和小田原箱根工商會青年部在小學聯合舉辦了手工藝教學,但白天可以進行的活動數量受到限制工作日。因此我們招募公民並組成了一支志工隊伍。從第10年開始,活動由觀光協會、商工會議所青少年部、小田原燈籠製作志工協會三方共同實施。
- 目前的成員是誰?
井上俱樂部有 80 名會員,其中大約一半是男性,一半是女性。他們大多是退休人員,但也有公司職員、家庭主婦,以及高中時加入的大學生。
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向全市25所學校的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傳授如何製作手工燈籠。每年六月和七月,10至20名成員訪問每所學校。這個手工藝項目在體育館進行,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但孩子們很享受,並且永遠不會感到無聊。我們也致力於提高人們對其作為小田原傳統文化的興趣。
— 你能如此紮根於社區真是太好了。
井上:謝謝。由市內所有小學學生親手製作的約1600個燈籠,將在小田原城跡公園本丸廣場舉行的「小田原燈籠藝術博覽會」上展出,為期約一個月。不隻白天去,晚上的燈飾也很漂亮,值得推薦。我們非常希望您能看到每位藝術家在和紙上創作的作品。

-做這個活動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嗎?
井上:我覺得透過延續這個傳統,小田原燈籠已經深深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我從這個行業已經 42 年了。其中,學校學生捐贈的物品約有6.5萬件,若算上遊客和各類團體捐贈的物品,預計總數將超過10萬件。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兩代人都參與了手工製作體驗。
小田原人將小田原城、梅子、魚糕視為當地的特產,但小田原燈籠也是聞名全國的驕傲產品。我們希望繼續我們的活動,以培養當地人對我們孩子們的家鄉小田原的熱愛,將其作為他們城鎮的象徵。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小田原燈籠的信息

小田原燈籠製作志工協會每個月的第二個和第四個星期日都會舉辦燈籠製作體驗活動。家長和孩子也可一同參與,深受遊客歡迎。這是您近距離接觸小田原燈籠的機會,小田原燈籠也是文化廳認定的「日本遺產(箱根八里)」的一部分。一邊懷念往昔的時光,一邊在小田原嘗試製作自己的燈籠吧。
撰文:志村麻衣(編輯/撰稿人)
小田原燈籠製作志工協會
詳情請洽小田原市觀光協會(電話:0465-20-4192)
小田原燈籠製作體驗: 點此